視頻無法播放,請升級瀏覽器至最新版。
開欄語:當前,我國醫療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以個性化醫療、基因組學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基礎的精準醫療正在成為未來醫療的主要形態和目標。
在此背景下,中國網財經醫藥頻道推出“中國好醫生——三甲醫院科室精英系列訪談”報道,通過專訪一線醫務工作人員的創新成果,推動國家加大對醫學科研的支持力度。此為系列報道第三十八期。
中國網財經12月9日訊(記者 牛荷)胃癌在全世界范圍內是發病率最高的癌癥之一。據Globocan 2018數據顯示,中國胃癌年新發病例數排位中國常見惡性腫瘤第三位,年新發病人數45.6萬,平均每1-2分鐘就有1名國人因胃癌失去生命。
日前,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二病區主任步召德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胃癌每年全球發病人數大概103萬左右,中國胃癌發病率約占全球發病率的44%左右?!耙簿褪钦f,在全球100多萬胃癌人群中,大概有接近一半的胃癌案例發生在中國?!?/p>
中國胃癌發病率高
“中國胃癌的發病率很高,被檢查出時,80%的患者已經發展為進展期胃癌或晚期胃癌,錯失了最佳診治時機?!闭劶拔赴┑恼T發因素,步召德認為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是飲食因素,比如長期食用亞硝酸鹽含量較高腌菜、高鹽飲食、烈性白酒是胃癌的危險因素;其次是遺傳因素,比如胃癌患病呈“家族史”; 三是生物因素,主要指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HP感染會導致慢性胃炎,其中少部分人最終會發展成胃癌。
步召德表示,絕大多數胃癌早期沒有癥狀,所以早期篩查非常重要?!啊绾Y’是發現早期胃癌的根本途徑,胃鏡檢查是胃癌‘早篩’最有效的辦法?!?步召德表示,早期胃癌的治療效果非常好,早期胃癌及時治療,5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p>
一直以來,我國公眾對癌癥存在一些認識誤區,通常都是“談癌色變”,實際上癌癥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據步召德介紹,全球范圍來講,一半以上的癌癥是可治愈的。對于胃癌而言,早期胃癌治療效果很好。胃鏡檢查對發現早期胃癌至關重要,不過很多人對胃鏡檢查有恐懼感?!盁o痛胃鏡的檢查方法可以完全消除胃鏡檢查的不適感受,公眾若有消化道等方面的可疑癥狀時,一定要及時檢查,不必恐懼胃鏡檢查,越早發現胃癌,治療效果就越好?!?/p>
胃癌治療正步向“精準化”
隨著我國的胃癌規范化診療水平的巨大進步,我國胃癌防治也已邁入精準時代。
步召德在采訪中告訴記者,不同階段的胃癌患者,治療策略不同。對于胃癌的治療,診斷是前提,分期是基礎。首先,要做胃鏡檢查,明確診斷方法;其次,通過CT、超聲胃鏡等方式來明確臨床分期。
在治療方面,不同臨床分期的胃癌,治療策略是不同的。早期胃癌的主要治療辦法是手術治療;中期胃癌通常選擇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要結合術前、術后化療,以提高治療效果”;晚期胃癌(癌細胞已轉移)可以借助于一些新的靶向或免疫藥物等方法大幅提高治療效果。步召德認為,總體來說,胃癌的治療效果在不斷提高,即使是晚期病人,也有很多新療法能實現較好的治療效果。
據了解,胃癌治療未來會從“規范治療”走向“精準治療”。提到規范化和精準化,步召德說,“規范化是群體概念,精準化是個體概念,在規范的基礎上又進了一步?!?/p>
他進一步解釋,胃癌的診療正在進入個體化時代。比如,以往早期的胃癌治療通常采用標準根治手術,目前,通過精準分析可以縮小患者胃癌切除范圍,保留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術后并發癥更少,恢復更快。在不損害生存的前提下。再比如,目前缺乏化療療效預測指標,未來的化療將從液體活檢角度展開,通過檢測患者血液中循環腫瘤細胞CTCs(circulating tumor cells)、循環腫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等指標,鑒別那些需要化療和化療有效的病人,使治療過程更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再比如,免疫治療及其相關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
步召德總結自己手術成功的經驗是“精心、精細、精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思考,他領銜的二病區是非常安全的手術科室。他的理念:外科醫生不僅僅是技藝精湛的工匠,更應該是思考者和實踐者。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要把胃癌的治療推進到分子醫學時代“。
出場人物:步召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二病區主任。長期從事消化道腫瘤的臨床和科研工作,追蹤國際腫瘤治療前沿,參與消化道腫瘤治療的眾多新領域:胃癌、結直腸癌的新輔助治療臨床研究、胃腸腫瘤的個體化治療、國內外多中心臨床試驗。對腹部腫瘤,特別是胃腸道手術有透悟的理解和嫻熟的技術。
中國好醫生——三甲醫院科室精英系列訪談
【第一期】協和醫院陳偉:全國30%—50%住院患者存在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
【第二期】宣武醫院張毅:未來微創手術將替代開胸手術
【第三期】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北京中醫醫院正在著力攻克其復發難題
【第五期】專家:耳鼻喉腫瘤大可不必“談癌色變” 及時就診能夠治愈
【第六期】乳腺癌居中國女性腫瘤首位 專家:緩解壓力或能降低發病率
【第七期】腦起搏器新技術將有望攻克阿爾茲海默癥等疾病難題
【第八期】我國自主研發“人工心臟” 或將打破國外壟斷局面
【第九期】中國胰腺癌五年生存率不超5% 專家:早診不及時耽誤治療
【第十期】我國瓣膜疾病構成中 風濕性心臟病占第一位
【第十一期】40位心臟專家匯聚“醫生集團”“1+n”模式探索多點執業
【第十二期】中國50%的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和腎病死因源于高血壓
【第十三期】李憲倫:冠心病、高血壓和中風成為中國三大“心病”
【第十四期】中國約200萬帕金森患者 張建國:DBS手術是最佳治療手段
【第十五期】我國骨關節炎患者超1億 專家:針灸療法或能替代藥物治療
【第十六期】王少為:百對夫妻中約4、5對存在不同程度“生殖障礙”
【第十七期】皮膚腫瘤成全球最高發惡性腫瘤 專家:早治療不會危及生命
【第十八期】13家醫院成立“脊柱脊髓專家聯盟” 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
【第十九期】肺癌等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逐年增長 專家建議加強早查早治
【第二十期】老年癡呆治療難題或將破解 301醫院探索“腦起搏器”療法
【第二十一期】歪脖子等“肌張力障礙”疾病或能治愈 DBS治療術臨床推廣
【第二十三期】我國每年30萬乳腺癌新增病例 大部分患者還采取改良根治法
【第二十四期】阜外醫院舒暢:血管上的“炸彈”—— 主動脈夾層
【第二十六期】2050年每3人中有1個老年人 專家提倡“團隊模式”全面管理
【第二十七期】中國有2億多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 專家已開始研究臨床特點
【第二十八期】北京中醫院劉紅旭:中醫介入治療技術與西醫達到同步水平
【第三十期】精神疾病能治好嗎? 北醫六院馬弘:臨床治愈肯定可以
【第三十一期】瑞金醫院王繼光:只有15%高血壓患者把血壓降到目標水平
【第三十二期】朝陽醫院郭樹彬:慢性疼痛不及時治療或引發嚴重并發癥
【第三十三期】北大腫瘤醫院邸立軍:乳腺癌早期患者90%都能治愈
【第三十四期】只有頸椎導致眩暈? 中日醫院李石良:眩暈問題非常復雜
【第三十五期】宣武醫院支修益:早期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第三十六期】天壇醫院王群:中國癲癇患者占世界1/5 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是高發群體
【第三十七期】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 安貞醫院董建增:重視院前環節或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版權聲明:1.凡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2.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春來農事忙
蒙山雪霽美如畫
企業生產忙
中小學學生開學
2022年全國兩會
聚焦“中國力量”
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即將召開
2021年3·15消費曝光臺
中醫名醫匯 解讀中醫本源
中小銀行普惠金融之道
對話金融科技二十人
聚焦商業銀行2022半年報
金融護航六穩六保 構建雙循環
銀行業分支機構服務實體經濟巡禮
銀行業助力新市民美好生活
第一屆區塊鏈創新高峰論壇
銀行業“碳”路綠色金融
走進銀行理財子公司
銀行業譜寫2022年鄉村振興新篇章
第三屆中國醫養保險高峰論壇
區塊鏈大航海時代行業峰會
中國政府網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民政部人社部自然資源部住建部 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衛健委人民銀行審計署國資委統計局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管理局 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中國證券報證券日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 中國經濟周刊新華財經人民財經CCTV經濟中國經濟網環球財經 新浪財經騰訊財經鳳凰財經網易財經和訊國際在線金融界網站每日經濟新聞汽車投訴平臺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布信息,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2081166
傳真:0086-10-82081900
郵箱:finance@china.org.cn
中國財經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