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2月16日訊 華僑城A今日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2月9日,華僑城A收到深交所對其下發的關注函,其中要求公司結合所處行業環境、公司經營情況等,說明公司業績由盈轉虧且虧損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的原因及合理性。
對此,華僑城回復表示,從公司銷售情況看,2022年公司全年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55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3%。面對嚴峻的房地產形勢,公司搶抓政策窗口機遇,主動尋求市場機會,采取靈活價格策略積極促進銷售去化,相關舉措于二季度產生明顯效果,公司合同銷售金額自一季度81億元大幅提升至二季度191億元,但受制于房地產市場整體形勢未有根本性改變,疊加公司項目所在城市銷售流速進一步放緩,公司三、四季度分別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57億元、123億元,較二季度峰值水平分別有18%、36%的降幅,未來市場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加之公司布局的多個城市新房價格處于下降通道,“以價換量”成為市場常態,部分區域的存貨根據可去化的市場價格計算的可變現凈值已低于成本。
綜上,在預計房地產市場短期調整壓力仍然較大的情況下,公司于第四季度對存貨項目進行了全面盤查和評估,并依據會計謹慎性原則對相關存貨計提了資產減值,導致第四季度業績由盈轉虧,具有合理性。
對于是否存在集中在報告期計提大額資產減值的情形,華僑城A回復稱,截至2022年末,公司對長期股權投資依據會計謹慎性原則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預計為20-25億元,其中因投資的其他房企出現流動性風險,預計所投資股權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根據會計謹慎性原則計提的減值預計為18-20億元;受房地產市場下行影響,部分合作開發項目參照周邊項目的售價、去化周期等因素,扣除對應成本費用后,預計項目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根據會計謹慎性原則計提的減值預計為2-5億元。綜上,公司對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準備計提合理,符合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不存在報告期內集中對長期股權投資大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情形。
(責任編輯:張紫祎)